首页 | 内设机构 | 人大代表 | 选民信箱 | 人大代表信箱 
您好!今天是

当前位置: 首页>>代表知识>>正文

什么是人大代表视察、如何进行视察?


代表视察是代表法规定的县级以上各级人大代表闭会期间的一项重要活动。代表视察是了解和检查本级或者下级国家机关和单位工作情况,执行代表职务的重要方式。视察的目的,是为了加强同人民群众的联系,了解有关情况,并为开好代表大会会议做准备。同时,推进有关国家机关和单位的工作。代表视察的主要内容包括:根据人代会将要审议的议题进行调查研究,了解法律或者法规的实施情况,了解人民代表大会和它的常委会决议、决定的贯彻执行情况,了解人民政府、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的工作情况,了解人民群众的意见和要求等。

人大代表视察一般有以下两种形式:

一是集中视察。这是由人大常委会有组织进行的视察,一般安排在每年的年末或者下半年的某个时间。视察的重点是要突出党和国家或者地方本行政区域当前的中心工作、改革发展稳定中的重大现实问题和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确定视察内容应当听取代表和有关方面的意见,选择被视察单位应当兼顾不同类型,便于代表全面、客观地了解真实情况。视察时,代表可以请本级或者下级国家机关负责人报告工作情况。代表参加视察活动形成的报告,由本级人大常委会办事机构转交有关机关、组织。对报告中提出的意见和建议的研究处理情况应当向代表反馈。

根据法律规定,代表在集中视察时,如果认为有些问题应该引起有关部门高度重视或者比较紧急等,可以通过安排视察的人大常委会代表联络部门协助联系,提出约见本级或者下级有关国家机关负责人。被约见的有关国家机关负责人或者由他委托的负责人应当听取代表的建议、批评和意见,给予必要的说明和回答。实践中,一些地方实行了代表小组在代表选举单位的范围内进行视察,根据要求,人大常委会有关办事机构和工作机构也要给予支持和协助。

二是持证视察。代表法规定,代表可以持代表证就地进行视察。县级以上的地方各级人大常委会根据代表的要求,联系安排本级或者上级代表持代表证就地进行视察。代表持证视察应当注意:随身携带代表证,以证明身份;就地就近,利用业余时间或者结合工作,在自己居住地或者工作单位所在地的范围内进行视察。人大常委会办事机构和工作机构应当了解和掌握代表代表持证视察的情况。

代表视察时,可以向被视察单位提出建议、批评和意见,但不直接处理问题。人民代表大会实行集体行使职权的原则,这是由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性质所决定的。

什么是人大代表专题调研、如何进行专题调研?

专题调研是代表法规定的县级以上各级人大代表闭会期间活动的一种重要方式。代表法明确规定,县级以上的各级人大代表根据安排,围绕经济社会发展和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社会普遍关注的重大问题,开展专题调研。专题调研的过程和视察一样,也是代表知情知政,依法执行代表职务的过程,特别是酝酿、准备、起草并提出代表议案或者建议、批评和意见的过程。

专题调研由人大常委会统一安排并组织,一般于每年年中进行一次。专题调研题目由人大常委会拟定,也可由代表根据国家或者本行政区域工作的大局和实际情况确定。除了要把握大局、服务中心外,确定题目时还要具体注意结合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报告中涉及的问题,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在向常委会报告或者汇报中反映的问题、代表提出的议案或者建议、批评和意见反映集中又未解决的问题、人民群众来信来访中反映的一些热点难点问题以及媒体关注的某些问题等。

代表专题调研与代表视察的区别在于,一是内容更加专一,突出专题,突出某个方面或者某些方面;二是目的更加明确,主要是为了提出高质量的议案或者建议、批评和意见做准备,形成的对策建议供有关国家机关及其部门决策时参考;三是参加人员更加有实际的考量,常委会直接组织有关代表对相关重点专题集中调研,或者代表根据自己的情况来参加某个方面或者某些方面的专题调研活动;四是一般还有总结座谈、起草调研报告这一阶段的工作,要求有关国家机关或者单位回复专题调研报告研究处理的情况。

无论是代表视察还是代表专题调研,都要突出重点,深入实际和群众,了解真实情况。要注意克服形式主义,注重实效。

代表法第二十四条规定,代表参加视察、专题调研活动形成的报告,由本级人大常委会办事机构转交有关机关、组织。对报告中提出的意见和建议的研究处理情况应当向代表反馈。根据这条规定,向代表提供反馈意见的,可以是承办的机关、组织,也可以是本级人大常委会,可视具体情况而定。

人大代表如何参与常委会的有关活动?

代表参与常委会的有关活动,有助于提升代表闭会期间活动的质量,提升人大常委会的工作水平和效率。要扩大代表对人大常委会活动的参与,搞好有关的组织工作。

1.参加常委会组织的执法检查活动。执法检查是人大常委会开展监督工作的一种重要方式,主要是检查和监督法律或者法规实施主管机关的执法工作,督促解决法律或者法规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参加执法检查的代表,要了解执法检查活动的有关内容和要求,尽快熟悉和掌握有关法律或者法规和政策,收集相关法律或者法规实施情况的材料,做好参加执法检查的各项准备工作。在参加执法检查活动中,要深入基层、实际和人民群众,了解和掌握法律或者法规实施的真实情况,并积极发表意见,确保执法检查的实际效果。

2.列席人大常委会会议。根据法律规定,本级人大常委会可以邀请上级或者本级人大代表列席常委会会议,上级人大代表可以列席本级人大会议等。人大常委会办事机构一般是根据代表提出议案或者建议、批评和意见、代表职业、代表参加专题调研活动以及代表要求等情况,来确定列席常委会会议的代表。应邀列席人大常委会会议的代表在参加会议前,应当在当地就参加重点审议的法律或者法规草案以及工作报告等进行调研,通过召开座谈会、走访等方式,深入了解情况,听取群众意见,准备审议发言。在列席会议时,以负责、认真的态度来提出审议意见。

3.应邀参加常委会的其他有关活动。这包括人大常委会制定有关规划、计划和年度工作安排时,组织听取代表的意见;审议重要的法律或者法规草案,印发有关代表征求意见;到基层视察、调研,听取在当地代表的意见和建议。人大各专门委员会根据工作需要,可以邀请有关代表列席专门委员会会议,参与专门委员会的立法调研、工作调研等活动。闭会期间代表议案或者建议、批评和意见等的办理工作,人大常委会也可以根据需要邀请有关代表参加。根据代表法的规定,县级以上的各级人大代表根据本级人大或者本级人大常委会的决定,参加关于特定问题的调查委员会。代表还有权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提议临时召集本级人民代表大会会议。

扩大代表对常委会活动的参与,一方面为代表知情知政创造机会,另一方面也是为进一步加强常委会和代表的联系,充分代表的作用,同时也提升常委会的工作水平。人大常委会办事机构和工作机构要做好有关协调、组织、服务和保障等工作。

人大代表如何以其他方式密切联系人民群众?

各级人大代表是由选区选民或者选举单位选派到国家权力机关,代表本选区或者本选举单位和人民群众的利益和意志参加行使国家权力的。代表法规定,代表应当与原选区选民或者原选举单位和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听取和反映他们的意见和要求,努力为人民服务。还规定,代表应当采取多种方式经常听取人民群众对代表履职的意见,回答原选区选民或者原选举单位对代表工作和代表活动的询问,接受监督。这就是说,代表在闭会期间的活动,除了有组织的活动之外,还可以以其他方式密切联系人民群众,深入了解民情、充分反映民意、广泛集中民智。

代表可以采取座谈、走访等方式密切联系人民群众。代表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就有关问题进行走访,或者召开有关人员参加的座谈会,了解和听取人民群众有什么意见和要求。召开座谈会,可由代表小组召集,也可以通过代表原选举单位、选区或者代表工作单位,以及农村中的村民委员会等基层组织召集。一些地方的代表还搞了接待日活动,接受询问等。

代表还可以利用现代传媒等手段密切联系人民群众。随着代表活动的开展,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代表运用先进的网络技术与原选区选民或者原选举单位和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是一个趋势,而且目前也具备了这样的条件。代表可以利用代表电子信箱、人大网站、热线电话等多种形式,听取原选区选民或者原选举单位和人民群众的意见和要求,了解社情,收集民意。这不仅增加了渠道,而且沟通也更快捷。

根据代表法的规定,县级以上的各级人大代表在本级人大闭会期间,有权向本级人大常委会提出对各方面工作的建议、批评和意见。建议、批评和意见应当明确具体,注重反映实际情况和问题。这就包括了反映在联系人民群众过程中,了解到的人民群众的意见和要求。

代表法还规定,乡、民族乡、镇的人大代表在本级人大会闭期间,根据统一安排,开展调研等活动;组成代表小组,分工联系选民,反映人民群众的意见和要求。

代表在本级人大闭会期间的活动无论采取什么方式进行活动,其目的都是在于真实地了解和反映人民群众的意愿,都要讲求实效、求真务实。人大代表在与人民群众联系中,了解到人民群众对国家法律或者法规以及有关方针、政策的意见后,应当负责任地向本级人大常委会或者有关部门反映,并主动帮助有关部门出主意、想办法。对于其中的一些不合适的意见和要求,或者不了解的问题,代表应该配合有关部门做好宣传、解释工作。

关闭窗口


 首页 | 内设机构 | 人大代表 | 选民信箱 | 人大代表信箱 

 

 

主办:哈密市人大办公室

公安机关备案号:65220102000066